蔬菜防冻,这样做才管用!
发布时间:
2023-02-16 10:04
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植物更好的防寒防冻?
1 使用微生物菌剂或功能性肥料进行灌根,既可以促根壮根又可以养根护根
冬季低温环境下,瓜果蔬菜的根系活性差、生长慢、吸收能力差,根系生长发育不良自然会影响到整棵果蔬苗株的长势和健壮度。
因此,在低温冻害到来前,或者对于那些根系发育不良、长势较差的瓜果蔬菜,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如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以及甲壳素、氨基酸、腐殖酸等功能性肥料进行灌根,比如说每隔7-10天使用菌剂+矿源黄腐酸钾+壳寡糖灌根1次,以此促使瓜果蔬菜达到促新根、健壮根、养护根的效果。
2 叶面喷雾防寒防冻配方
使用80-100克磷酸二氢钾+10毫升10-15克0.1%芸苔素内脂+80-100克葡萄糖(也可以用红糖)连喷2次(温度10℃以下使用胺鲜酯或诱抗素而不要使用芸苔素内脂,因为芸苔素低温10℃以下吸收慢效果差),或者80-100克磷酸二氢钾+30-40毫升氨基酸叶面肥+40-50毫升0.1%S-诱抗素,在寒流冷空气或大幅降温前10-15天连续喷施2-3次,每隔5-7天喷施1次。
这两个配方还可以在植物发生低温冻害后使用促进受害苗株快速恢复,不过在植物发生低温冻害后使用时,建议视情况再搭配适量的吡唑醚菌酯一起使用(预防冻害后再发生病害,先修剪掉冻坏冻死的组织、然后再喷施)。
3 尽量增加瓜果蔬菜的光照时间,培育健壮苗株、增强抗逆能力
这一点在冬季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上十分重要。在冬季时,外部气温低、光照时间短且弱,对于棚室内的瓜果蔬菜来说,光照时间越长、叶片的光合能力就越强、植株体内合成的有机养分就越多,蔬菜长势就越健壮、抗逆性就越强,同时后期的产量和品质就会越高。
在冬季时,一定要好好珍惜晴朗天气,太阳出来时尽可能的收起二膜,增加光照。只要棚室内的温度能保证,在白天应当尽可能地收起二膜,以此为棚室内的蔬菜增加散光。
除此之外,要注意保持棚膜清洁,避免棚膜积灰,有条件的要定时清扫,以此最大程度地增加棚内光照量。
4 全面做好棚室蔬菜的保温防护,实行蔬菜科学变温管理
一方面,在入冬大幅降温前以及在发生较大雨雪冰冻天气后,应当全面检查、修补和加固棚室,对于松动、毁坏、破损的地方应当提前修缮修补好,以此提高棚室内的密封保温性;
另一方面,在冬季时要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在极端天气到来前,提前通过多层覆盖棚顶、棚内增设小拱棚以及在棚内临时增设火炉、电热风、加热线、补光灯等措施临时增温。一般情况下,要保证棚内温度不低于20℃、夜间温度不低于15℃。
5 降温前浇水能防冻,低温环境下浇水量不宜过大,浇水要看墒情、苗情和天气变化
因为水分具有吸热和散热的效果,因此在冬季寒流到来前,可以选择晴天时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提前浇水,以此来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使土壤中水分提前吸热贮藏热量,等到降温时就可以利用土壤中水分散热的方式来预防果蔬作物发生冻害。
但要注意的是,浇水一定要在低温冻害到来3天左右进行,浇水量以当天浇水、当天全部渗透到地下为宜,在降温后、连续阴云雨雪天气时一定不可立即浇水,否则会进一步降低土温危害作物根系。
冬季浇水应当尽量选择晴朗温暖天气的上午,浇水后立即闭棚进行升温,温度升高后再及时放风排湿;除此之外,冬季浇水量一定不可过大。
6 冬季建议覆盖地表进行保温保墒护根
一般来说,在寒冬到来前,建议大家使用秸秆、稻草、谷壳、杂草或地膜均匀覆盖作物行间的地面,覆盖秸秆稻草的用量掌握在每亩150-200公斤左右,这样既可以预防冷风直吹作物根部的地膜,又可以提高土壤温度、预防果蔬冻根, 除此之外,地面覆盖秸秆稻草、地膜还可以保持土壤湿度稳定、避免棚室内湿度过大,秸秆稻草腐烂后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
植物发生低温冻害后如何正确抢救处理?
很多朋友在植物发生低温冻害后,经常当即就把植物被冻伤冻死的组织给剪掉了,并且对遭受低温冻害的植物也就不再管理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在此给大家简单说一下植物低温冻害的正确操作方法:
第一点:植物发生冻害冻伤冻死的器官组织不要立即剪掉(既容易导致植物进一步虚弱,也不容易发现已经发生冻害而暂时没有表现出冻害症状的组织),而是要等到天气晴好温度升高稳定以后,再把严重冻害的部位修剪掉(如变色、干缩、断裂、萎枯、坏死等症状)。
第二点:在修剪过发生严重冻害的植物以后,要及时使用杀菌剂(如甲霜恶霉灵、胺鲜酯、咪鲜胺、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全面喷施,以防外部病菌趁着植物冻害后虚弱时侵染致病,同时要注意补充养分(喷雾效果好)。
建议大家使用磷酸二氢钾+吡唑醚菌酯+芸苔素内脂(10℃以上使用)或胺鲜酯(10℃以下使用)连续喷施2-3次,每隔7天左右喷施1次。
推荐新闻